近日,工信部、國資委聯合印發《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第一批)》,聚焦已有相應研究成果、具備工程化產業化基礎、有望率先批量產業化的前沿材料,公布了第一批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涵蓋超材料、超導材料、高性能氣凝膠隔熱材料等15種前沿材料,可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多個潛在應用領域。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能夠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際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雙碳”目標的提出給新材料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技術創新空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第一批)》共收錄15種前沿材料,其中7種材料與新能源、節能相關,將為國家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強而有力的基礎支撐。“高性能氣凝膠隔熱材料”位列其中,其納米級多孔固態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積、高孔隙率、低熱導率、結構可控等優異性能,可應用于航空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等。

白云電氣集團專注于綠色智慧能源領域,將材料與材料應用作為集團六大業務板塊之一,與南京工業大學科研團隊在氣凝膠新材料領域進行產業化探索。

2020年12月31日,江蘇珈云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專業從事氣凝膠絕熱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成套設備、技術服務和銷售,核心技術團隊深耕氣凝膠材料行業20年,發明專利申請167件,持有授權發明專利52件,擁有該領域多個核心技術,致力于成為氣凝膠材料行業的領跑者。

依托于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國家建筑材料行業氣凝膠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公司構建并實現了從實驗室基礎理論研究到產品中試放大試驗,再到產業化及規模化應用的一整套完整的框架體系,在氣凝膠產品領域具備全系列氣凝膠產品的產業化能力。

公司所生產的氣凝膠產品應用于新能源電池隔熱防護、LNG保冷、石油、熱力管道保溫等能源與安全領域,主要產品包括多種規格的氣凝膠絕熱氈、二氧化硅氣凝膠顆粒、二氧化硅氣凝膠微球、氣凝膠漿料及涂料。

在電池隔熱領域,公司開發的AJ 1025型高性能陶纖氣凝膠絕熱氈產品能夠長時耐1000℃高溫,短時耐1300℃高溫,已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芯間的隔熱,填補了國內外行業空白。在同樣使用場景下,該產品厚度僅為耐600℃產品的三分之二,生產成本更低,此產品公司已實現量產,生產良率達到95%以上,為動力電池提供高性能材料支撐,并已于2021年10月通過國內某著名電池企業內審體系,納入準入材料供應商。

在能源化工領域,氣凝膠氈產品可應用在稠油開采蒸汽管線、石油煉化管道、熱力化工管道等設備的保溫上,具有隔熱性能好、柔韌度高、厚度小、壽命長等特點,廣泛應用于石油、石化等企業的熱力、化工管道工程項目中。
白云電氣集團正充分發揮自身完整產業鏈的優勢,在材料及材料應用領域不斷創新探索,以集成創新帶動應用技術研究,推動前沿材料領域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與產業化發展。
白云電氣集團將始終堅守實業毫不動搖,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圍繞國家“雙碳”目標,聚焦發展數字化、電力電子、新能源、新服務、材料及材料應用、成套設備六大板塊業務,打造綠色智慧能源產業生態圈,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低碳的定制化綜合能源解決方案,致力于成為綠色智慧能源的踐行和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