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6.49萬億千瓦時
10月26日,中電聯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6.4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一、二、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5.0%、0.8%、6.0%,三季度在穩經濟政策措施逐步落地以及持續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等因素拉動下,用電量增速比二季度明顯回升。
(來源:中國能源報)
抽水蓄能電站近期裝機量大增 根據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十四五”期間已核準抽水蓄能電站共計35個項目,裝機規模合計為4509.8萬千瓦,項目投資金額合計約為3451億元。今年前8個月,抽水蓄能電站核準裝機規模為1670萬千瓦,投資金額超1100億元。 (來源:上海證券報) 我國碳衛星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監測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碳衛星研究團隊聯合芬蘭氣象研究所團隊,首次利用中國碳衛星觀測定量識別和計算城市碳排放,證實了中國碳衛星具有城市級別碳排放監測的能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家能源局:建立能源領域科技創新項目庫,開展項目動態監測 10月25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的關于建立《“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實施監測機制的通知指出,建立能源領域科技創新項目庫。明確重點任務,征集《規劃》任務實施依托項目,建立集中攻關、示范試驗實施監測項目庫。榜單外確有重大創新意義的項目經評估后也可納入實施監測項目庫。實施監測項目庫采用常年推薦、分批入庫、定期發布的方式管理。項目推薦實行常態化的方式,國家能源科技資源平臺常年開放接受推薦項目。 根據重點任務榜單,“先進可再生能源發電及綜合利用技術領域”分為水能發電技術、風力發電技術、太陽能發電及利用技術、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利用技術,以及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5大技術類別。 六部門:引導外資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 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的《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引導外資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支持開發綠色技術、設計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打造綠色供應鏈,創建綠色設計示范企業。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平等參與綠色低碳領域相關標準制修訂,科學確定國家重點產品能效能耗限額要求。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