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勞模工匠和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開拓勞模工匠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3月28日,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出版社、廣東省總工會、廣州市總工會以及“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試點單位、全國數智領域勞模工匠代表組成調研組深入白云電氣集團考察調研。

調研組一行首先參觀了位于廣州白云區的神山產業基地智能配電設備綠色數字化工廠。
該數字化工廠是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同時工廠屋頂光伏年均發電量約700萬度,工廠耗電量約400萬度,覆蓋自身用能外每年還有約300萬度電可并網,在數字化智造、分布式新能源技術應用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意義。通過鈑金柔性加工、立體倉庫、工業機器人、AGV/RGV專用小車、智能綜合監控系統等技術的現場見證,調研組一行切身感受到白云電氣集團作為電力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果。

隨后,調研組一行來到白云電氣科技大廈,參觀了大廈工聯會陣地、電力能源大數據工匠培育工作室、綠色智慧能源創新中心、白云電氣工匠學院以及職工書屋、職工健身房、職工民主管理中心等職工活動場所,實地了解了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忘初心不忘根的創業起源;幾代人薪火相傳、持續轉型升級的改革開放先行者的奮斗歷程;以廣州白云區為總部、跨區域的產業集團布局,以及產業生態圈建設、科研成果創新、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等情況。
圍繞“電力能源裝備數字化工廠生產中面臨的技術挑戰與難題”的調研主題,集團副總經理、工聯會主席程詠斌及技術團隊與數智領域勞模工匠就數字化工廠建設、維護和運營等方面展開了深度交流和探討。


大國工匠是國家的戰略人才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會要協同各個方面為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發揮作用搭建平臺、提供舞臺,為勞模、工匠傳承技能、傳承精神創造條件,培養造就更多勞動模范、大國工匠。
從1979年打鐵創業起步,白云電氣集團歷經四代人、六個階段、四十多年的轉型升級,可以說,白云電氣集團是打鐵工匠的傳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依托白云電氣集團在電力裝備領域的領軍地位和鏈主企業龍頭優勢,集團工匠學院以數字化工廠為載體,以產業需求為引領,組織生態鏈企業、“雙高”院校共同開展新型工匠人才培養和評價,構建智能電力裝備領域真實培養、帶教、實訓場景,打造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技能型高素質人才培育、訓練的主陣地,創造了技能人才培養新價值。
新時代工匠學院要全面助力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做新時代的火車頭。下一步,白云電氣工匠學院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各項任務,構建數字化新型工匠型人才和一線產業技能型人才培養、評價、激勵體系,打造新型工匠學院,培養“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持集團打造數字化、電力電子、定制化解決方案三大核心能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以為白云培養源源不斷的英才、為行業培養更多新時代新型工匠為奮斗使命,向著“廣東工匠學院”、“全國工匠學院”的目標持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