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提出要厚植能源綠色消費底色,加快構建能源供給新體系,大力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推進能源治理現代化,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能源綠色生產和消費方式廣泛形成,非化石能源加速向主體能源邁進,新型電力系統為能源轉型提供堅強支撐,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節能降碳是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近期,國家錨定“十四五”節能降碳目標,加大節能降碳攻堅力度,分領域分行業實施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

要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作為電力能源裝備制造領軍企業,白云電氣集團一直以來專注綠色智慧能源,為電力系統的“發、輸、變、配、用”各環節提供節能降碳綜合解決方案,始終以技術為引領,針對“雙碳”領域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大力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推動“雙碳”產業的發展。

白云電氣集團充分發揮引領作用,與多家龍頭企業聯合發起成立了廣州市碳達峰碳中和產業聯盟企業聯合會,聚焦綠色交通、智能電網、綠色裝備制造、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碳交易及碳金融等領域,打造“雙碳”產業示范基地和產業高地。

在“雙碳”技術方面,白云電氣集團積極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與中科院廣州能源所聯合共建的碳計量技術研發及應用聯合實驗室,完成了國內首個40.5kV SF6氣體絕緣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從“搖籃”到“墳墓”的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計量。

該研究已獲得廣東碳標簽證書,并完成了國內首個面向電力設備的碳足跡團體標準編制,目前正在將研究成果拓展至變壓器、成套設備、絕緣子等電力設備產品領域,同時進行碳足跡管理平臺,碳計量邊緣計算裝置,電碳耦合技術研發,開展水務、美妝、園區等行業領域的碳足跡研究。

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針對重點領域的節能降碳指出:建筑領域,深入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建筑全面電氣化發展,促進建筑運維邁向智能化,試點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交通領域,圍繞鐵路、公路、航道、機場等開展綠色化改造。
白云電氣集團關聯企業,參與亞洲最大火車站、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廣州白云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白云站)建設,為白云站公交樞紐、東西廣場、運營中心等周邊配套設施,提供配電箱、高壓柜、低壓柜、交直流屏、變壓器、發電機、電力監控系統、BAS控制系統綜合解決方案等產品,以及電力系統集成及送電服務,助力廣州白云站建設實現綠色智能、生態經濟、節能環保的目標。

8月29日上午,“廣州市碳達峰碳中和項目發布暨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宣傳活動”在白云站粵勝廣場舉行。白云電氣集團作為廣州市碳達峰碳中和產業聯盟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單位,簽約入駐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雙碳產業總部企業集聚示范區,牽引帶動綠色低碳領域上下游企業進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產業鏈企業集聚發展基地。

接下來,白云電氣集團將以自身完整的產品鏈為基礎,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積極探索電力能源裝備領域“雙碳”相關技術,深化產學研合作,發揮廣州市碳達峰碳中和產業聯盟企業聯合會的平臺優勢,積極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推廣和應用,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圍繞“雙碳”目標,推動重點領域的節能降碳改造,帶動上下游供應鏈發展,持續打造“雙碳”硬核技術能力和產業生態。